1、搞科研,先列框架,再填内容。无论写大论文和小论文,先列好框架,再逐项填充。在填充过程中,在不断修改和完善框架。
2、每天坚持写点东西。无论是大论文、小论文,项目申报书,文献综述或是实验总结,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至少每天500字,坚持了800天,一天没落。写着写着就有感觉了,思路就通了。
3、下载好文献后,强迫自己马上总结。以前我经常大量下载文献,很多都没读过。现在的我,导师给我给方向后,我下载80篇,我会在四五天内写出5000字的综述,而且保证80篇都能用上,文献格式正确,归纳总结到位。
4、将文件在优盘里分类命名,清清楚楚。甚至分为五级文件夹,举个例子:写一篇文章,文件名为文章标题,内含:参考文献、数据分析、作图、翻译稿、投稿期刊等;再继续往下细分,比如将投稿期刊分为:期刊1、期刊2等等,再将期刊2细分为:投稿、返校1、作图、参考文献等。这样就会把思路留痕,方便回查和修改。
5、文章坚持自己翻译、高效翻译。同时打开有道、谷歌、百度、DeepL等软件,对比后选择最佳翻译,一篇稿子,务必限时翻译完成,3天左右,一气呵成。这样训练以后。培养了写作技能和外文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