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摘要: 【摘要】 目的 观察罗浮山百草油和风油精治疗白纹伊蚊叮咬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为配对设计、自身平行对照研究。以2023年2 - 3月广东省中医院招募的36例健康受试者为研究对象,受试者双前臂均予白纹伊蚊叮咬处理,每只手臂各叮咬3处,前18例左臂外用罗浮山百草油,右臂外用风油精;后18例左臂外用风油精,右臂外用罗浮山百草油,观察时间为24 h。蚊虫叮咬后,前3 h内每隔1小时给药1次,共3次,用给药器以叮咬点为中心涂抹,给药直径约为2 cm,给药量约为50 μl/次;3 h后由受试者自行涂抹,直到症状消退或观察24 h结束。所有受试者均在叮咬出现皮损后、用药后0 ~ 3 h、用药后24 h随访评估,观察两种药物对瘙痒、红斑、丘疹或风团的影响以及药物使用频率的差异,同时记录治疗相关不良事件。用药后瘙痒消失时间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统计描述,组间差异采用Log Rank (Mantel-Cox)检验进行比较。其他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结果 用药3 h内百草油组瘙痒首次消失时间[(20.71 ± 1.92) min]短于风油精组[(28.30 ± 2.20)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累积痒症率与时间变化曲线图示,瘙痒消失情况随时间变化呈现总体平稳的波动状态,百草油组所有观察点累积痒症率均低于风油精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3 h,百草油组与风油精组红斑直径变化值均值分别为25.83 mm与26.24 mm,丘疹或风团直径变化值均值分别为8.25 mm和9.18 mm;用药24 h,两组丘疹或风团平均消失时间分别为71.85 min和73.01 min,红斑平均消失时间分别为82.27 min和84.86 min;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百草油组与风油精组用药24 h内发生痒症均为56次,使用药物频率均为107次,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试验期间,无不良事件与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罗浮山百草油针对白纹伊蚊叮咬的瘙痒消失时间短于风油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