诬告
透视图(图形)
虚拟货币
货币
业务
计算机安全
法律与经济学
商业
货币经济学
经济
法学
计算机科学
政治学
人工智能
作者
Kui Shi,Fengling Zhang
标识
DOI:10.59825/jeals.2024.1.1.31
摘要
虚拟币交易行为如何定性以及适用何种罪名,是长期备受困扰的一道难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22〕5 号)第二条第(八)款为该行为适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提供了明确依据。但当前虚拟币交易行为的法律属性、本质特征等关键问题仍未厘定,虚拟币交易行为的认定标准,虚拟币交易金额的认定仍缺乏统一尺度,“类案异判”的问题较为突出。而虚拟币自身蕴含的货币属性及其“资金池”化凸显出涉众型非法金融的本质,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规制虚拟币交易行为正当且合理。虚拟币交易行为规范适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需要厘定“四性”特征的认定标准,完善“四性”特征的判断方法和构建虚拟币交易金额的认定规则。
科研通智能强力驱动
Strongly Powered by AbleSci AI